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踐行社會實踐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發展實踐創新思維,提升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貢獻學子力量,校團委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開展2018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青春踐行十九大青年書寫家國情
二、整體思路
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的回信以及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提出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以增強青年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爲目標,以挖掘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的突出作用爲重點,以中國傳統文化和良好的家教、家風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功效爲主線,引領青年學生提高對國情、社情的了解,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當代青年。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三、活動內容
(一)“國是千萬家”十九大專題政策宣講與社會調研活動
1.學習十九大精神主題政策宣講。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理解“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科學內涵,鼓勵學生深入社區、企業、學校、工廠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講普及活動,廣泛宣傳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撰寫心得體會和宣講结果。
2.“美麗中國”專題調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對中國的革新發展意義深遠,十九大報告對“美麗中國”理念進行了科學而細致的闡述。學習和宣傳“美麗中國”相關政策和文件,了解家鄉政府和家鄉相關企業對生態文明建設有關政策的宣傳、執行和落實情況,拍攝具有典型意義的影像資料並撰寫調研報告。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調研。結合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了解和調研家鄉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狀,准確了解地方政府對黨和國家全面深化革新有關政策的宣傳、執行和落實情況,從家鄉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消費水平、戶籍人口城鎮率及農村現代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展開調研,深入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撰寫調研報告。
(二)“家是最小國”文化傳承和文明尋訪活動
1.“我愛我家”幸福家庭尋訪。通過尋訪家庭所在地的全國文明家庭(名單可登錄中國文明網查詢),了解全國文明家庭的優秀事迹,感受其良好的家風和氛圍,形成調研報告。挖掘記錄自己家庭的幸福故事,從角色分工、親情流露、待人接物等角度闡述自己家庭的感人事迹,校團委將遴選優秀故事進行展出。
2.“品味經典,傳承國學文化”主題調研。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書法和國畫,感受國學文化的精髓。以臨摹或創作的形式,完成一幅書法或是國畫作品,或通過查閱文獻、觀看影視作品等方式走近漢服文化和民族藝術,以書面形式表達感想或進行角色饰演,讓同學們在體驗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國學,認識國學。
3.“我與怙恃共讀書”活動。在春節來臨之際,爲了更好地豐富大學生的假期生活,同時增進大學生與怙恃之間的情感交流,由“讀書好”向“好讀書,讀好書”的目標邁進,倡導大學生在寒假期間與怙恃共讀一本好書,並撰寫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心得感想。
4.傳承中華年俗主題調研。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淵源和曆史演變,以“情系中國年”爲主題,通過查閱文獻或親身體驗等方式記錄家鄉人在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的特色風俗習慣和風俗活動,感受家鄉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以及傳統節日在文化教育和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調研報告或拍攝微電影、微視頻。
(三)“感恩公益行”志願服務類活動
1.“助老扶幼”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傳承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發揮東林志願服務組織的優勢和特長,積極面向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弱勢兒童、殘疾兒童開展以“大手拉小手”爲代表的教育幫扶活動,深入社區、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開展“旦夕相伴”主體關愛活動,與老人進行情感溝通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活動結束後撰寫調研報告。
2.“谢谢恩师,你我同行”志愿公益运动。响应中国教育生长基金會,中国教师生长基金會和教学考试杂志社联合开展的“谢谢恩师·你我同行”大型公益运动,勉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返回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谢谢恩师,增进情感交流。运动结束后,撰写心得体会,形成书面陈诉。
3.“优秀学子回母校”运动。与招生就業指导处联合开展以“感恩母校,圆梦东林”为主题的“优秀学子回母校”运动。学生组成志愿宣传小组进行报名,在寒假期间自行联系并走访生源高中母校,在生源中学进行宣讲、座谈或经验分享会,向母校师生介绍PP电子大学办学实力、专业设置、学校情况、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学生运动、招生政策等情况,发放相关宣传质料,增强高中生对我校的认同感,勉励和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各组以团队形式开展运动并撰写运动总结,填写走访高中的反馈表并盖章,汇总上交宣讲运动视频、照片。
(四)“圖說新時代”主題攝影類活動
1.記錄家鄉人民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情況以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給家鄉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帶來的變化。
2.記錄生活點滴中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人物,探尋家鄉的傳統文化工藝和標志性曆史建築,感受曆史文化氣息。
3.記錄家鄉中傳遞社會溫情的感人瞬間和家庭團聚的熱鬧場景,感恩怙恃情、親人情,傳遞社會正能量。
4.記錄冬日中的母校美景,以及母校恩師辛勤事情的場景,回味昔日的師生情、同學情,感念恩師、感謝母校。
5.記錄火車站學生、務工人員返鄉的情形或堅守在春運一線的事情人員,以“鏡頭下的春運”爲主題,用鏡頭定格春運背後的故事。
四、提交實踐结果要求
1.實踐活動結束後,上交《2018年寒假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活動反饋表》(見附件1),同時提交文字质料(包罗調研報告、讀書或觀影心得、活動感受、志願服務體會)的紙質版和電子版,照片、視頻等實踐结果只需提交電子版。文字质料類實踐结果凭据《東北林業大學社會實踐结果文字排版要求》(見附件2)撰寫。
2.主題攝影作品類提交作品结果電子版,要求攝影作品真實原創,不涉及版權問題,能傳遞積極向上的力量。作品主題鮮明、創意新穎、風格自然、畫面清晰,建議數碼相機盡量用大數據文件拍攝。單張照片不小于1M,一份主題作品至少含10張以上照片,以院級爲單位上交JPG電子版,文件名統一爲該作品題目,每幅照片要求有200字以內的內容解釋。
3.實踐结果經各院級團委篩選後,以院級爲單位統一上交,同時填寫《2018年寒假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活動结果提交登記表》(見附件3)紙質版和電子版。
五、事情要求
1.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宁静。各單位要充实認識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積極組織、形成协力,構建“大實踐”事情花样。圍繞實踐內容,爭取做到“全體覆蓋、全員參與”。
加強社會實踐的宁静教育和紀律教育,始終將宁静放在首位。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提升效果。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事情,努力爲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升實踐育人的效果和影響。充实利用網絡新媒體,要求實踐學生每天發送各自的實踐日志、實踐日程、心得感受或實踐结果等內容,發至騰訊微博並@東北林業大學社會實踐指導中心、@東北林業大學團委;事情人員將進行整理,推送至“東林團委”微信平台(微信號:nefutw)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中心微信平台(微信號:DLSHSJ)。
3.深入挖掘,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各單位要深入挖掘本次寒假社會實踐中的先進典型和優秀代表,積極倡導廣大學生以文字、影像、網絡等形式記錄社會實踐的內容和過程,並在假期結束後形成內容豐富、體裁新穎的社會實踐報告,打造東林特色社會實踐品牌活動。
4.结果評選、展示。校團委將根據上報完成任務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綜合評定,並根據上交作品數量和質量凭据一定的比例對社會實踐先進事情單位、優秀社會實踐分子予以表彰,並將通過網絡、展板等形式,接纳座談會、報告會、交流會等方式全面宣傳展示本次社會實踐的優秀结果。
如有未盡事宜,請與校團委聯系,聯系人:袁野,聯系電話:82191665,電子郵箱nefutwsj@126.com。
?
??????????????????????????????????????????????????????? 共青团PP电子大学委员会
???????????????????????????????????????????????????????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