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集人類創造的物質與精神文化之大成。人類之初,源自森林,衣食住行,皆賴森林,伴隨人類心智發達,竹、木器、工具湧現,後人廣爲用之,並延續至今。殷商時代,甲骨文“木”字發明,竹刻木簡成爲書冊,而後紙張問世,獨特書寫工具、書寫方式,創造出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優美的漢字與書法、繪畫,諸子百家經典,得以廣泛傳播。
新時期,生態文明蘊含並提升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承載並豐富生態文明。傳承和弘揚森林文化,旨在樹立敬畏自然、崇尚科學、熱愛森林、保護環境的生態文明觀念,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文明社會。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講話精神,充实發揮高校在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的獨特作用,不斷提升師生的文化自覺和精神共鳴,進一步增強對森林文化的認同,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將舉辦森林文化主題展。現將主題展時間、地點等通知如下:
主題一:線韻禅宗:牛曉霆明式家具作品展
中國傳統家具有著幾千年的曆史,作爲功效的實體它不僅承載著曆代巧匠高明的技藝,而且還承載著曆代文人墨客的審美認知。尤其是其中的明式家具風格不僅在中國家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曆史职位,而且還影響了西方現代家具風格的形成,在世界家具發展史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明式家具風格以用材考究,卯榫科學,造型簡潔,裝飾典雅著稱于世。本次系列明式家具展承袭這些優異的傳統,弘揚了明式家具的工藝精神,展現了明式家具的線條美感,並以空間的形式展現了古代文人空間美。
主題二: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暨昆蟲文化
1、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物質不斷循環、能量不停流動。能量流動是形成生命的基礎,直接影響到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演替和生産力。生態系統中流動的物質既是儲存能量的載體,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影響著森林生物産量的形成,維持著有機物質生産,保持著系統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2、昆蟲是迄今地球上最古老也是繁盛的動物類群,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人類與昆蟲曆經無數的“恩恩怨怨”與“愛恨情仇”。人類在實踐中發明或發現對昆蟲資源的利用,爲生産和生活服務,同時,昆蟲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文化藝術、精神生活、民俗活動等方面,成爲民族曆史記憶、意識與文化的載體。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具有科學和人文意蘊的昆蟲文化。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0月20日
? 每天?9:00—16:00
展覽地點: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臨展大廳(一層)
10月10日10:10展覽正式開放,歡迎廣大師生及社會公衆參觀交流!
?
?
?